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2023年版)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一、出版概论

内容包括:出版的概念,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前提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我国出版⼯作的指导思想,⽅针原则和主要任务。出版物的概念,要素和种类,出版物的特殊性。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和维护。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我国出版体制改⾰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我国台湾地区和⾹港、澳门特别⾏政区的出版业概况。国外出版业概况。出版学及其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

(一)基本要求

  1. 掌握出版的概念,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和前提。
  2. 熟悉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3. 掌握我国出版⼯作的指导思想,⽅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4. 掌握出版物的要素和特殊性。
  5. 熟悉出版物的分类⽅法。
  6. 熟悉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7. 掌握关于出版信息资源开发、利⽤和维护的知识。
  8. 掌握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
  9. 熟悉我国出版体制改⾰的主要任务。
  10. 熟悉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1. 了解我国台湾地区和⾹港,澳门特别⾏政区的出版业概況。
  12. 了解园外出版业概况。
  13. 了解出版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开展出版学研究的意义。
  14. 熟悉出版学的研究内容及其相关学科。
  15. 了解中外出版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概况。

(二)考试内容

  1. 出版的概念,出版活动的构或要素和前提。
  2. 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3. 我国出版⼯作的指导思想,⽅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4. 出版物的要素、特殊性和分类⽅法。
  5. 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6. 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和维护。
  7. 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
  8. 我国出版体制改⾰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9. 我国台湾地区和⾹港,澳门特别⾏政区的出版业概况。
  10. 国外出版业概况。
  11. 出版学的基本知识和中外出版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概况。

⼆、编辑概论

内容包括:编辑的概念。编辑⼯作在出版⼯作中的地位。编辑⼯作的特点和基本功能。对编辑⼈员的素养、知识和能⼒的要求。编辑学的学科建设情况,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基本要求

  1. 掌握编辑的概念。
  2. 掌握编辑⼯作在出版⼯作中的地位。
  3. 掌握编辑⼯作的特点。
  4. 掌握编辑⼯作的基本功能。
  5. 掌握对编辑⼊员的素养、知识和能⼒的要求。
  6. 了解编辑学的学科建设
  7. 熟悉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考试内容

  1. 编辑的概念。
  2. 编辑⼯作在出版⼯作中的地位。
  3. 编辑⼯作的特点。
  4. 编辑⼯作的基本功能。
  5. 对编辑⼈员的素养、知识和能⼒的要求。
  6. 编辑学的学科建设、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三、出版历史知识

内容包括:中国各民族⽂字与历史上早期的主要⽂献载体。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古代图书的⽣产。古代图书的流通。近代中国印刷业的发展,新技术对图书形态的影响。近代的各类出版机构。近代出版的重要出版物。近代的著作权法的颁布、修订与实施。近代的出版⾏业协会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活动。

(⼀)基本要求

  1. 了解汉字的演变和中国历史上主要的少数民族⽂字。
  2. 熟悉中国历史上早期的主要⽂献载体。
  3. 熟悉纸的发明,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社会⽂化的影响。
  4. 熟悉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和向域外的传播。
  5. 掌握中国古代图书的⽣产⽅式。
  6. 掌握中国古代刻书业及其编辑⼯作。
  7. 了解中国古代图书的流通⽅式。
  8. 了解近代中国印刷业对西⽅技术的引进、应⽤与⾏业的发畏
  9. 熟悉新技术对图书形态的影响
  10. 了解早期传教⼠创办的出版机构。
  11. 熟悉晚清政府创办的出版机构。
  12. 了解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出现和发展概况。
  13. 掌握关于民国年间有影响的出版机构的知识。
  14. 熟悉近代重要的报纸、期刊和图书。
  15. 了解近代著作权法的颁布、修订与实施及出版⾏业协会组织的作⽤。
  16. 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活动。

(⼆)考试内容

  1. 中国各民族⽂字的产⽣与发展。
  2. 中国历史上的早期⽂献载体。
  3. 造纸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与向域外的传播。
  4. 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和向域外的传播。
  5. 中国古代的刻书业及其编辑⼯作。
  6. 中国古代图书的流通。
  7. 近代中国印刷业对西⽅技术的引进、应⽤与⾏业的发展。
  8. 新技术对图书形态的影响。
  9. 中国近代的出版机构。
  10. 近代重要的报纸、期刊和图书
  11. 近代著作权法的颁布、修订与实施及出版⾏业协会组织的作⽤。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活动。

四、党和国家对出版的管理

内容包括:出版管理的概念及主要⼯作。实施出版管理所依据的法律制度。我国出版管理体系及出版管理基本制度,有关出版的准⼊制度。对出版业务活动的管理。对出版物印刷、复制和发⾏的管理。对出版活动的扶持政策和奖惩措施。

(⼀)基本要求

  1. 熟悉出版管理的概念及主要⼯作。
  2. 熟悉实施出版管理所依据的主要法律规范。
  3. 掌握关于我国出版管理体系的知识。
  4. 掌握有关出版的产品、职业、岗位准⼊制度。
  5. 熟悉出版业的法⼈准⼈制度。
  6. 了解出版单位年度核验制度。
  7. 熟悉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
  8. 出版物内容管理制度。
  9. 出版物质量管理制度。
  10. 了解出版物样本送缴制度。
  11. 对出版物印刷、复制和发⾏的管理规定。
  12. 对出版活动的扶持政策和奖惩措施。

(⼆)考试内容

  1. 出版管理的概念、主要⼯作和管理体系。
  2. 实施出版管理所依据的主要法律制度。
  3. 有关出版的准入制度。
  4. 对出版业务活动的管理。
  5. 对出版物印刷、复制和发⾏的管理规定。
  6. 对出版活动的扶持政策和奖惩措施。

五、出版社经营管理

内容包括: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出版社计划管理。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出版社⼈⼒资源管理。出版社财务管理。出版社对发⾏的管理。

(⼀)基本要求

  1. 熟悉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含义。
  2. 掌握出版社经营的⽬标。
  3. 了解出版社经营的决策。
  4. 了解出版社管理的职能和种类。
  5. 熟悉出版社的管理信息化。
  6. 了解出版社计划管理的作⽤。
  7. 掌握出版社计划管理的内容。
  8. 掌握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措施。
  9. 熟悉社会监督机制对图书质量管理的作⽤。
  10. 熟悉出版社的⽤⼈制度。
  11. 掌握关于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制度的知识。
  12. 了解出版社的岗位培训、⼈⼒资源开发和分配激励机制。
  13. 了解出版社财务管理的⽬标、内容和成本管理。
  14. 掌握出版社的纳税管理。
  15. 熟悉出版社的发⾏管理。

(⼆)考试内容

  1. 出版社经营管理的含义。
  2. 出版社经营的⽬标和决策。
  3. 出版社管理的职能和种类。
  4. 出版社的管理信息化。
  5. 出版社的计划管理。
  6. 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
  7. 出版社的⽤⼈制度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制度。
  8. 出版社的岗位培训、⼈⼒资源开发和分配激励机制。
  9. 出版社财务管理的⽬标和内容。
  10. 出版社的成本管理和纳税管理。
  11. 出版社的发⾏管理。

六、出版物市场

内容包括:出版物市场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类型。出版物市场需求的特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出版物市场细分的概念,作⽤和程序,出版单位对⽬标市场的选择和进⼊策略,出版单位的⽬标市场定位策略。出版物市场调查的内容和程序,出版物市场预测的内容和⽅法。出版物市场营销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主要的国际书展。

(⼀)基本要求

  1. 掌握出版物市场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类型。
  2. 掌握出版物市场需求的特征、类型和影响因素。
  3. 熟悉出版物市场细分的概念和作⽤。
  4. 掌握出版物市场细分的程序。
  5. 掌握选择目标市场应考虑的问题。
  6. 熟悉目标市场的进⼊策略和定位策略。
  7. 掌握市场调查的内容。
  8. 熟悉市场调查的程序。
  9. 了解市场预测的内容和⽅法。
  10. 掌握市场营销策略。
  11. 了解主要的国际书展。

(⼆)考试内容

  1. 出版物市场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类型。
  2. 出版物市场需求的特征、类型和影响因素。
  3. 出版物市场细分的概念、作⽤和程序。
  4. 目标市场的选择和进入策略、定位策略。
  5. 市场调查的内容和程序。
  6. 市场预测的内容和⽅法。
  7. 市场营销策略。
  8. 主要的国际书。

七、数字出版技术

内容包括:数字出版技术的作⽤和传统出版的技术转型。新兴数字出版技术基础。数字出版常⽤技术种类。数字出版⽂档格式技术、元数据技术、数字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知识服务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数字出版系统的作⽤和主要功能。

(⼀)基本要求

  1. 掌握数字出版技术的作⽤和传统出版技术转型。
  2. 熟悉移动互联⽹技术、物联⽹技术、⼈⼯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技术和区块链技术。
  3. 掌握数字出版⽂档格式技术。
  4. 掌握数字出版元数据技术。
  5. 掌握数字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6. 掌握知识服务技术。
  7. 掌握数字版权保护技术。
  8. 掌握内容资源管理系统作⽤及其主要功能。
  9. 熟悉数字化加⼯系统作⽤及其主要功能。
  10. 了解内容协同编辑系统作⽤及其主要功能。
  11. 熟悉产品发布与服务系统主要作⽤及其主要功能。

(二)考试内容

  1. 数字出版技术应⽤和传统出版技术转型。
  2. 移动互联⽹技术、物联⽹技术、⼈⼯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数据技术和区块链技术。
  3. 数字出版⽂档格式技术和元数据技术。
  4. 数字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知识服务技术和数字版权保护技术。
  5. 数字出版系统及其主要功能。

⼋、数字出版产品策划

内容包括:数字出版产品策划的特点和内容。产品策划的步骤。策划过程的三个关系。市场调研的作⽤和内容。数据分析的过程和⽅法。数字出版产品策划报告。典型数字出版产品的策划。数字出版合同。

(⼀)基本要求

  1. 熟悉数字出版产品策划的特点。
  2. 掌握数字出版产品策划的内容。
  3. 熟悉数字出版产品策划过程中的三个关系。
  4. 掌握数字出版产品的策划流程。
  5. 掌握电⼦书、数据库和⾳视频产品的策划。
  6. 了解AR/VR产品的策划。
  7. 掌握融合型数字出版产品的策划。
  8. 掌握数字出版合同的主要内容和签订程序。
  9. 掌握数字出版合同的常见问题。

(⼆)考试内容

  1. 数字出版产品策划的特点和内容。
  2. 数字出版产品策划过程中的三个关系。
  3. 数字出版产品的策划流程。
  4. 电⼦书、数据库、⾳视频产品和AR/VR产品的策划。
  5. 融合型数字出版产品的策划。
  6. 数字出版合同的主要内容、签订程序和常见问题。

九、著作权知识

内容包括:著作权与著作权法。国际著作权保护。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著作权的内容,著作权的归属与保护期。著作权限制。著作权的许可使⽤和转让。著作权的侵权与法律保护。出版单位与著作权。

(⼀)基本要求

  1. 掌握著作权的权利范围。
  2. 了解著作权的特征。
  3. 熟悉我国著作权法的⽴法⽬的。
  4. 了解《伯尔尼公约》的国际著作权保护原则。
  5. 熟悉《世界版权公约》利两个“国际互联⽹条约”的基本内容。
  6. 了解《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7. 掌握关于著作权的主体的知识。
  8. 掌握作品的特征。
  9. 掌握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的保护。
  10. 掌握关于著作权中的⼈⾝权、财产权的知识。
  11. 掌握关于邻接权的知识。
  12. 掌握关于著作权的归属与保护期的知识。
  13. 掌握符合合理使⽤和法定许可规定的作品使⽤方式。
  14. 掌握关于著作权的许可使⽤和转让的知识。
  15. 掌握著作权侵权的类型。
  16. 掌握关于著作权侵权的具体⾏为及其⾏为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的知识。
  17. 了解著作权纠纷的种类。
  18. 熟悉著作权纠纷的处理⽅法和诉讼时效。
  19. 了解诉前临时措施。
  20. 掌握关于出版单位应该尊重作者权利的知识。
  21. 掌握关于依法保护出版单位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知识。

(⼆)考试内容

  1. 著作权的特征和权利范围。
  2. 我国著作权法的⽴法⽬的、⽴法依据和主要法律法规。
  3. 国际著作权条约的基本情况。
  4. 著作权的主体。
  5. 作品的特征。
  6. 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的保护。
  7. 著作权的内容,归属与保护期。
  8. 关于邻接权的知识。
  9. 符合台理使⽤和法定许可规定的作品使⽤⽅式。
  10. 著作权的许可使⽤和转让。
  11. 著作权侵权的类型,其体⾏为及其⾏为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12. 著作权纠纷的种类、处理⽅法、诉讼时效以及诉前临时措施。
  13. 出版单位对作者权利的尊重。
  14. 出版单位依法享有的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

内容包括:宪法以及刑法、民法、著作权法、国家通⽤语⾔⽂字法和⼴告法等法律中与出版⼯作相关的主要内容。与出版⼯作相关的党内法规的主要内容。国家出版主管部门发布的关于出版⼯作的⾏政法规的主要内容。国家出版主管部门发布的关于出版⼯作的部门规章的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1. 掌握我国宪法以及刑法、民法、著作权法、国家通⽤语⾔⽂字法和⼴告法等法律中与出版有关的规定。
  2. 掌握《⾳像制品管理条例》的基本内容。
  3. 熟悉《⾳像制品出版管理规定》《⾳像制品制作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
  4. 了解《印刷业管理条例》的基本内容。掌握其中关于出版物印刷的规定。
  5. 掌握《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办法》的 TODO
  6. 熟悉《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掌握其中关于图书编辑出版的责任机制的规定。
  7. 《书号实名申领管理办法(试⾏)》的基本内容。
  8. 熟悉《电⼦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
  9. 掌握国家有关互联⽹信息传播的规定。
  10. 了解打击⾮法出版活动的主要措施与对淫秽、⾊情出版物的认定标准。
  11. 熟悉与出版有关的保密规定的主要条款。
  12. 掌握《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规定》的基本内容。
  13. 掌握《出版专业技术⼈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和《出版专业技术⼈员继续教育规定》的基本内容。
  14. 掌握《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基本内容。
  15. 熟悉《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作的意见》中有关古籍出版的基本内容。
  16. 熟悉《以⽆障碍⽅式向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暂⾏规定》的基本内容。

(⼆)考试内容

  1. 我国宪法以及刑法、民法、著作权法、国象通⽤语⾔⽂字法和⼴告法等法律中与出版有关的规定。
  2. 《⾳像制品管理条例》《⾳像制品出版管理规定》和《⾳像制品制作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
  3. 《印刷业管理条例》的基本内容。
  4. 《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办法》的内容。
  5.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关于图书编辑出版的责任机制的规定
  6. 《书号实名申领管理办法(试⾏)》的基本内容。
  7. 《电⼦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
  8. 《互联⽹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互联⽹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基⽊内容。
  9. 打击⾮法出版活动的主要措施以及对淫秽、⾊情出版物的认定标准。
  10. 与出版有关的保密规定的主要条款。
  11. 《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规定》的基本内容。
  12. 《出版专业技术⼈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和《出版专业技术⼈员继续教育规定》的基本内容。
  13. 《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基本内容。
  14. 《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作的意见》中有关古籍出版的基本内容。
  15. 《以⽆障碍⽅式向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暂⾏规定》的基本内容

⼗⼀、时事政治

内容包括:党的⼆⼗⼤精神。上⼀年度8⽉⾄考试当年8⽉国际国内重⼤时事。

(⼀)基本要求

  1. 掌握党的⼆⼗⼤豬神
  2. 熟悉上⼀年度8⽉⾄考试当年8⽉的国际国内重⼤时及其意义和影响

(⼆)考试内容

  1. 党的⼆⼗⼤精神。
  2. 上⼀年度8⽉⾄考试当年8⽉的国际国内重⼤时事及其意义和影响。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

⼀、出版物选题策划

内容包括:出版的概念,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前提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我国出版⼯作的指导思想,⽅针原则和主要任务。出版物的概念、要素和种类,出版物的特殊性。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和维护。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我国出版体制改⾰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我国台湾地区和⾹港、澳门特别⾏政区的出版业概况。国外出版业概况。出版学及其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

(⼀)基本要求

  1. 掌握选题与选题策划的概念。
  2. 掌握选题策划⼯作的基本步骤。
  3. 掌握主题出版的选题策划。
  4. 掌握图书的选题设计。
  5. 熟悉选题⽴项的程序。
  6. 掌握选题论证的⽅式和内容。
  7. 了解选题⽴项的管理。
  8. 熟悉选题的优化。
  9. 了解选题计划的内容和类型。
  10. 熟悉选题计划的结构。
  11. 了解选题计划的特点、制订与调整。
  12. 组稿的⽅式与步骤。
  13. 约稿后应做的⼯作。

(⼆)考试内容

  1. 选题与选题策划的概念。
  2. 选题策划⼯作的基本步骤。
  3. 主题出版的选题策划。
  4. 图书选题的设计及其优化。
  5. 选题⽴项与选题计划。
  6. 组稿的⽅式、步骤和约稿后应做的⼯作

⼆、图书编辑

内容包括:审稿与签订出版合同,编辑加⼯整理与审定发稿,发稿后的编辑⼯作。图书的辅⽂。图书的重印和再版。

(⼀)基本要求

  1. 掌握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的基本要求。
  2. 掌握初审的任务。
  3. 熟悉复审的任务。
  4. 熟悉终审的任务。
  5. 掌握稿件送请外审的条件、⼿续和对外审⼈员的要求。
  6. 掌握出版合同的签订。
  7. 掌握编辑加⼯整理与审稿的关系。
  8. 掌握编辑加⼯整理的各⽅⾯要求。
  9. 对拟发稿件提交审定,送请作者复核的要求。
  10. 校样处理的要求。
  11. 了解书稿档案的建⽴。
  12. 熟悉图书辅⽂的概念和作⽤。
  13. 了解图书辅⽂的种类。
  14. 掌握各类图书辅⽂的撰写要求和编辑需做的⼯作。
  15. 熟悉图书重印和再版的条件。
  16. 掌握图书重印和再版的程序。
  17. 了解重版率的概念。

(一)考试内容

  1. 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的基本要求。
  2. 三个审级的任务。
  3. 稿件质量的评价和审稿结果的处理。
  4. 稿件送请外审的条件、⼿续和对外审⼈员的要求。
  5. 出版合同的签订。
  6. 编辑加⼯整理与审稿的关系。
  7. 稿件的編辑加工整理。
  8. 稿件提交审定发稿的要求和具体⼯作内容。
  9. 校样处理的要求。
  10. 建⽴书稿档案的要求。
  11. 图书辅⽂的概念,作⽤。
  12. 图书辅⽂的种类,撰写要求和编辑需做的⼯作。
  13. 图书重印和再版的条件、程序。
  14. 重版率的概念。

三、期刊出版

内容包括:期刊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媒体特点。期刊的数字出版与融合发展。国家关于期刊的管理规定。期刊的市场定位。期刊的編辑⼯作。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化要求。期刊的⼴告经营

(⼀)基本要求

  1. 熟悉期刊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2. 熟悉期刊的媒体特点。
  3. 掌握期刊的数字出版与融合发果。
  4. 掌握国家关于期刊的管理规定。
  5. 熟悉期刊市场定位的重要性和途径。
  6. 掌握期刊的内容定位原则
  7. 掌握期刊的读者定位和风格定位要求。
  8. 熟悉期刊编组⼯作的总体特点。
  9. 掌握期刊的内容策划。
  10. 掌握期刊组稿的特点和审稿、编辑加⼯整理的特殊要求。
  11. 掌握期刊的稿件管理。
  12. 掌握摘要和关键词的规范要求。
  13. 掌握参考⽂献著录的规笵。
  14. 掌握期刊编辑著学术不端⾏为的界定。
  15. 了解期刊与⼴告的关系。
  16. 掌握期刊⼴告经营的原则。
  17. 熟悉期刊⼴告经营的策略。
  18. 了解⼴告与期刊本量利的关系。

(⼆)考试内容

  1. 期刊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媒体特点。
  2. 国家关于期刊的管理规定
  3. 期刊的市场定位。
  4. 期刊编辑⼯作的总体特点。
  5. 期刊的内容策划。
  6. 期刊组稿的特点和审稿、编辑加⼯整理的特殊要求
  7. 期刊的稿件膂理。
  8. 搞要、关键词和参考⽂献著录规范。
  9. 期刊编辑者学术不端⾏为的界定。
  10. 期刊⼴告经营知识。

四书刊整体设计

内容包括:书刊形态设计,书刊美术设计。书刊表⾯整饰加⼯设计。书刊版⼼规格设计。书刊中⽂字、图片和表格的版式设计。

(一)基本要求

  1. 掌握书刊形态设计。
  2. 掌握书芯⽤纸的选择。
  3. 了解书刊美术设计的特点和⼿段。
  4. 掌握书刊美术设计的内容。
  5. 熟悉书刊美术设计的要求。
  6. 了解装帧⼯艺材料的类别及其选择。
  7. 了解书刊表⾯整饰加下⼯艺。
  8. 掌握书刊表⾯整饰加⼯⽅案设计。
  9. 掌握版⼼⼤⼩和位置的设计。
  10. 熟悉版⾯字数的设计。
  11. 掌握书刊中⽂字、图⽚和表格的版式设计。

(⼆)考试内容

  1. 书刊形态设计。
  2. 书芯⽤纸的选择。
  3. 书刊美术设计的特点、⼿段、内容和要求。
  4. 书刊装顿工艺材料的类别及其选择
  5. 书刊表⾯整饰加⼯⼯艺和表⽽整饰知⼯方案设计。
  6. 书刊版⼼规格和版⾯字数的设计。
  7. 书刊中⽂字、图⽚和表格的版式设计。

五、书刊校对

内容包括;校对⼯作的操作⼯序和操作模式。责任校对的职责。校对⼯作的量化管理和外校管理。技术整理的作⽤和任务。计算机排版及其差错特征,科算机校对软件的应⽤。

(⼀)基本要求

  1. 掌握校对⼯作的操作⼯序。
  2. 熟悉校对⼯作的操作模式。
  3. 掌握责任校对的职责。
  4. 了解校对⼯作的量化管理和外校管理。
  5. 熟悉技术整理的作⽤。
  6. 掌握技术整理的任务。
  7. 了解利⽤原稿电⼦⽂件排版的⽅式及其特点。
  8. 掌握计算机排版校样的常见差错特征。
  9. 熟悉计算机校对软件的优势和不⾜。
  10. 熟悉计算机校对软件应⽤技术。
  11. 熟悉⼈机结合校对模式。

(⼆)考试内容

  1. 校对⼯作的操作⼯序和操作模式。
  2. 责任校对的职责。
  3. 校对⼯作的量化管理和外校管理。
  4. 技术整理的作⽤和任务。
  5. 利⽤原稿电⼦⽂件排版的⽅式及其特点。
  6. 计算机排版校样的常见差错特征
  7. 计算机校对软件的优势、不⾜和校对软件的应⽤。
  8. ⼈机结合校对模式。

六、书刊印制

内容包括:书刊印制常⽤专业⽤语。书刊印前制作的相关专业技术基本知识。印刷设计稿的作⽤及其制作书刊印刷的相关专业技术基本知识,精装的装订基本知识。书刊印制费⽤的计算。

(⼀)基本要求

  1. 掌握书刊印制常⽤专业⽤语。
  2. 了解图像扫描仪的种类和图像扫描输入的⼯艺流程。
  3. 掌握印刷设计稿的作⽤和制作印刷设计稿必须注意的问题。
  4. 了解计算机组版的软件选⽤和版⾯处理。
  5. 了解计算机拼⼤版
  6. 了解激光照排机输出胶⽚常见质量问题。
  7. 熟悉打样的作⽤和种类。
  8. 了解计算机直接制版对传统印刷流程的改变。
  9. 熟悉平版印刷的各种⽅式。
  10. 熟悉平版印刷书刊的质量鉴别要求。
  11. 熟悉数宇印刷的特点和种类。
  12. 掌握按需印刷的特点。
  13. 掌握绿⾊印刷
  14. 了解精装的装订⼯艺流程和装帧加⼯⽅法
  15. 熟悉书刊装帧⼯艺材料的种类及其特点。
  16. 掌握书刊制版费⽤、印刷费⽤的项⽬构成和计算原理。
  17. 掌握书刊装订费⽤的计算原理。
  18. 了解书刊表⾯整饰加⼯费⽤的计算方式。

(⼆)考试内容

  1. 书刊印制的概念和书刊印制常⽤专业理语。
  2. 图像扫描仪的种类和图像扫描输入的⼯艺流程
  3. 印刷设计稿的作⽤和制作。
  4. 计算机组版的软件选⽤和版⽽处理。
  5. 计算机拼⼤版。
  6. 激光照排机输出胶⽚的常见质量问题。
  7. 书刊打样。
  8. 计算机直接制版对传统印刷流程的改变。
  9. 平版印刷的各种⽅式及平版印刷书刊的质量鉴别要求。
  10. 数字印刷的特点、种类和按需印刷。
  11. 绿⾊印刷。
  12. 精装的装订⼯艺流程和装帧加⼯⽅法。
  13. 书刊装帧工艺材料的种类及其特点。
  14. 核刊印制费⽤的计算。

七、⾳像制品出版

内容包括:⾳像制品的基本知识。国家关于⾳像制品的管理规定。⾳像制品的选题策划与稿件组织,⾳像节⽬的编辑制作,⾳像制品的包装设计和要求,⾳像节⽬制作过程中的编辑⼯作。⾳像制品的审查。⾳像制品的复制。

(⼀)基本要求

  1. 了解音像品的概念和类别
  2. 熟悉⾳像制品的特点。
  3. 掌握国象关于⾳像制品出版、制作和进口的管理规定。
  4. 了解中国标准录⾳制品编码。
  5. 掌握⾳像制品选题策划的要点与过程。
  6. 熟悉⾳像制品的稿件组织特点。
  7. 掌握脚本的审查。
  8. 了解专业录⾳的种类和过程。
  9. 熟悉录⾳节⽬制作流程。
  10. 了解录像的过程。
  11. 熟悉录像节⽬制作流程。
  12. 熱悉⾳像制品的包装设计和要求。
  13. 掌握⾳像节⽬制作过程中的编辑⼯作。
  14. 掌握⾳像制品审查的步骤与方式。
  15. 了解⾳像制品的复制。

(⼆)考试内容

  1. ⾳像制品的概念、类别和特点。
  2. 国家关于⾳像制品管理的规定。
  3. ⾳像制品的选题划和稿件组织。
  4. 录⾳节⽬的编辑制作。
  5. 录像节⽬的编辑制作。
  6. ⾳像制品的包装没计。
  7. ⾳像节⽬制作过程中的编辑⼯作各项内容。
  8. ⾳像制品的审查。
  9. ⾳像制品的复制。

⼋、电⼦出版物出版

内容包括:电⼦出版物的基本知识。国冢关于电⼦出版物管理的规定。对电⼦出版物編辑⼈员的要求,电⼦出版物的编辑制作流程。电⼦出版物的包装设计。

(⼀)基本要求

  1. 了解电⼦出版物的概念、类别和各种载体的特点。
  2. 熟悉电⼦出版物的特点。
  3. 掌握国家关于电⼦出版物的特有规定。
  4. 掌握电⼦出版物编辑的策划能⼒要求。
  5. 了解电⼦出版物编辑⼈员的技术能⼒要求。
  6. 熟悉电于出版物保护著作权的技术⼿段。
  7. 原创性电⼦出版物的编辑制作流程。
  8. 由纸介质图书转化为电⼦书的编辑制作流程。
  9. 掌握引进版电⼦出版物的编辑制作流程。
  10. 熟悉电⼦出版物的包装设计。

(⼆)考试内容

  1. 电⼦出版物的概念、类别和特点。
  2. 国家关于电⼦出版物的特有规定。
  3. 电⼦出版物的框架结构设计与艺术创意设计。
  4. 电⼦出版物编辑使⽤多媒休计算机的基本要求。
  5. 保护电⼦出版物著作权的技术⼿段。
  6. 原创性电⼦出版物的编辑制作流程。
  7. 纸介质图书转化为电⼦书的编辑制作流程。
  8. 引进版电⼦出版物的编辑制作流程。
  9. 电⼦出版物的包装设计。

九、出版物的成本与定价

内容包括:出版物成本的构成。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和在出版物经济效益预测中的应⽤。影响出版物定价的因素与定价⽬标。出版物定价的⽅法。

(一)基本要求

  1. 掌握出版物成本的总体构成。
  2. 掌握直接成本的概念和具体项⽬。
  3. 掌握间接成本的概念,具体项⽬和将之计入出版物成本的⽅式。
  4. 掌握期间费⽤的概念,具体项⽬和将之计入出版物成本的⽅式。
  5. 熟悉本量利分析的原则。
  6. 了解本量利分析的特点和作⽤。
  7. 掌握出版物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特性和包括的费⽤项⽬。
  8. 熟悉本量利分析中常⽤的基本概念和本量利分析的主要应⽤。
  9. 熟悉影响出版物定价的因素。
  10. 了解出版物的定价⽬标。
  11. 熟悉成本定价法的原理和已知单位销售税⾦条件下的计算公式,未知单位销售税⾦条件下的经验算式。
  12. 熟悉成本定价法的应⽤步骤。
  13. 掌握印张定价法的原理和计算公式。
  14. 掌握印张定价法的应⽤步骤。
  15. 了解理解价值定价法,需求差别定价法和随⾏就市定价法的基本知识

(二)考试内容

  1. 出版物成本的总体构成。
  2. 本量利分析的原则、特点、作⽤和常⽤术语。
  3. 出版物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4. 本量利分析基本公式的应⽤。
  5. 影响出版物定价的因素。
  6. 出版物的定价⽬标。
  7. 成本定价法的原理和应⽤。
  8. 印张定价法的原理和应⽤。
  9. 理解价值定价法,需求差别定价法和随⾏就市定价法的基本知识。

⼗、数字出版产品设计

内容包括:数字出版产品的基本设计流程。电⼦书的设计⽅法。数据库产品的设计⽅法。⾳视频产品的设计⽅法。在线课程的设计⽅法。AR/VR产品的设计⽅法。

(⼀)基本要求

  1. 掌握数字出版产品的产品定位分析。
  2. 掌握数字出版产品的内容需求设计。
  3. 掌握数字出版产品的功能需求设计。
  4. 熟悉数字出版产品的交互设计。
  5. 掌握数字出版产品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6. 掌握电⼦书设计⽅法。
  7. 掌握数据库产品的设计⽅法。
  8. 掌握⾳视频产品的设计⽅法。
  9. 掌握在线课程的设计⽅法。
  10. 了解AR/VR产品的设计⽅法

(⼆)考试内容

  1. 数字出版产品的基本设计流程。
  2. 电子书和数据库产品的设计⽅法。
  3. 音视频产品的设计方法。
  4. 在线课程的设计⽅法。
  5. AR/VR产品的设计⽅法。

⼗⼀、数字出版产品运营

内容包括:数字出版产品运营的概念、⽬标和⼯作内容,教字出版产品销售模式。教字出版产品的新媒体运营。数字出版产品的⽤户分析和数据分析。

(⼀)基本要求

  1. 掌握数字出版产品运营的概念、目标和⼯作内容。
  2. 掌握数字出版产品的直销模式和分销模式。
  3. 掌握数字出版产品新媒体运营的概念和特点。
  4. 掌握数字出版产品新媒体运营形式。
  5. 掌握数字出版产品⽤户分析的定义和类别。
  6. 了解数字出版产品⽤户分析的价值。
  7. 掌握可⽤性测试、深度访谈、⽹络问卷、⽤户画像的基本⽅法。
  8. 掌握数字出版产品数据分析的定义和特征。
  9. 了解数字出版产品数据分析的意义。
  10. 熟悉数字出版产品数据分析的原则和⽅法。
  11. 了解常⽤的数据分析⼯具。
  12. 了解数据报表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流程。
  13. 熟悉数字出版产品⽤户分析指标的定义、特点和内容。
  14. 数字出版产品的⽤户⽣命周期。
  15. 熟悉数字出版产品运营的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
  16. 了解数字出版⾏业分析报告的撰写。

(二)考试内容

  1. 数字出版产品运营的概念、⽬标和⼯作内容。
  2. 数字出版产品的直销模式和分销模式
  3. 数字出版产品新媒体运营的概念、特点和形式。
  4. 数字出版产品⽤户分析的定义、类别和价值。
  5. 可⽤性测试,深度访谈,⽹络问卷、⽤户画像的基本⽅法。
  6. 数字出版产品数据分析的定义、特征、意义、原则和⽅法。
  7. 常⽤的数据分析⼯具。
  8. 数据报表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流程。
  9. 数字出版产品⽤户分析指标的定义、特点和内容。
  10. 数字出版产品的⽤户⽣命周期。
  11. 数字出版产品运营的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
  12. 数字出版⾏业分析报告的撰写。

⼗⼆、著作权贸易与国际出版合作

内容包括:著作权贸易的基本知识。著作权贸易中的著作权代理。出版社对著作权贸易的经营管理。开展著作权贸易的原则,著作权贸易的操作过程和相应策略。著作权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国际出版合作的基本知识。

(⼀)基本要求

  1. 熟悉著作权贸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熟悉开展著作权贸易的法律前提。
  3. 了解著作权权贸易的类型。
  4. 了解著作权贸易中的著作权代理。
  5. 掌握著作权贸易中引进和输出选题的选择依据。
  6. 掌握开展著作权贸易的原则。
  7. 掌握出版社著作权贸易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流程。
  8. 熟悉著作权贸易信息的获取途径。
  9. 熟悉著作权贸易谈判的前期准备。
  10. 了解著作权贸易谈判的⽅式和策略。
  11. 掌握著作权贸易合同的主要内容和履⾏合同需注意的事项。
  12. 熟悉国际出版合作的概念。
  13. 熟悉国际出版合作的主要形式。
  14. 掌握关于中国出版“⾛出去”战略的知识。

(⼆)考试内容

  1. 著作权贸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法律前提。
  2. 著作权贸易的类型。
  3. 著作权代理。
  4. 著作权贸易中的引进版选题与输出版选题。
  5. 开展著作权贸易的原则。
  6. 出版社著作权贸易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流程。
  7. 著作权贸易信息的获取途径。
  8. 著作权贸易谈判的前期准备、谈判⽅式和策略。
  9. 著作权贸易合同的主要内容及其履⾏。
  10. 国际出版合作的概念和主要形式。
  11. 中国出版“⾛出去”战略
正文完
 
linxiaokai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linxiaokai 2023-10-03发表,共计10945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